(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进入秋季之后,很多家长都忙着买肉、营养品,和孩子一起“贴秋膘”。但是,不少宝宝被“贴秋膘”却贴出了毛病,厌食、腹泻等疾病频频发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其实,贴秋膘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以肉补肉”的过程,而是一个关系到吃、喝、睡等方面的“综合工程”,现在很多地方的天气仍然较热,也就是“秋老虎”还没消散,宝宝的肠胃还没有得到及时调理,盲目地多吃肉不但会加重宝宝的肠胃负担,还会引起身体其他器官的“反抗”。
秋膘提问
儿子贴秋膘怎么贴瘦了
大宝妈(银行会计,儿子3岁):大宝身体较弱,很容易就生病,我妈说要给他加强营养才行。所以从立秋开始我就天天变着法子给他做肉吃,什么红烧肉、白切肉、炖肉、红烧鱼,可是吃了这么长时间,他早就不想吃了,这两天还拉肚子,秋膘没贴上,反倒是瘦了一点,担心死我了。
建议:很多家长都以为贴秋膘就是多吃肉,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宝宝的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吃太多的肉类和“营养”反而会加重他们的肠胃负担,容易引起肠胃的反应,起不到任何滋补的作用,等于是“白吃”了,所以先调理好宝宝的肠胃更重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胖妞还要不要贴
夏夏妈(全职妈妈,女儿2岁半):女儿爱吃肉,尤其是肥肉,到了秋天全家开始“贴秋膘”,她就特高兴,但她现在已是小胖妞了,老给她吃肉怕她更胖,不给她吃又担心亏了身体,冬天容易生病。
建议:对于小胖妞来说,吃高脂肪、高热量的东西是要控制的,肉类也要控制。需要纠正的一点就是,贴秋膘不是光吃肉,还要注意配合吃蔬菜、水果等,做到饮食均衡,这样才能更好地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营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专家支招
贴秋膘不是指吃肉滋补,而是对脾胃身体的综合调理以适应秋天的气候,让脾胃的吸收功能恢复正常。正确“贴秋膘”要注意以下几点:立秋过后不贪凉,不在空调房里“三光”(光脚、光腿、光屁股),大人要学会体谅孩子,大人觉得热的时候,孩子不一定会觉得热,不要自己热就开空调、开电扇,而不注意孩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饮食要均衡,西瓜要少吃
均衡的饮食包括肉、蛋、奶、鱼、豆类等食品,能让孩子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蔬菜也是不能少的,而且不同颜色的蔬菜最好都能顾及到。立秋后,西瓜一定要少吃,特别是冰西瓜,最好不要让孩子吃。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吃油炸食品,如油饼和薯条等,因为脂肪太多,用的什么油也不清楚,对宝宝肯定不好,给宝宝吃的食物不要太咸,6个月内可以不吃盐,6个月以上的,每天吃1克左右的盐就够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多喝水,少喝饮料
因为饮料中有碳酸,容易引起肚胀,甜饮料也容易让血糖升高,让肚子觉得饱。最好是多喝水且喝够水,少量多喝,不要牛饮。喝水的频率以宝宝20-30分钟一泡清色尿为佳。如果宝宝的尿液颜色偏黄,说明喝水不够。如果没有断奶的宝宝,在这个时候最好也不要断奶,因为断奶后唾液少了,酶也少了,容易引起腹泻。最好到10月份以后再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吃饭不填鸭
不要总是强迫宝宝多吃几口,因为宝宝的消化能力有限,消化不了只会变成负担。此外,孩子的肌体发育不成熟,存不了多少东西,所以总是给孩子吃肉,并认为可以“为冬天积聚能量”的想法是错误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4.每天坚持户外活动
一般来说,小宝宝可以在上午和下午各进行2次,每次5分钟的户外活动。大一点的宝宝,时间可以延长到20分钟,最好选在上午9点前和下午6点后,这时阳光不猛烈。
进入秋天,许多爸爸妈妈为了让宝宝能够在随后到来的冬季里身体棒、少生病,“贴秋膘”的做法少不了。其实,“贴秋膘”也要讲究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宝宝更好地消化、吸收,起到应该有的滋补作用。
8月24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制定发布的国内首个《婴幼儿辅食餐》团体标准在北京发布解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