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年仅只有11岁的女童阳阳,在2015年度过了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平日特别活泼、可爱的小姑娘阳阳只身衣衫不整地倒在了一块荒凉的草坪上,任凭家人怎么叫喊都没有任何回应。到底是谁,为了什么,要杀害正值萌动的小女孩?陌生人的一颗棒棒糖,一个微笑,一份看似善良的好意背后,都隐藏着什么样不纯的动机?
案件回放
2015年5月29日下午,阳阳在参加完学校提前举办了的六一儿童节活动后,3点多便放了学。阳阳在放学后,与往常一样,先回到外公家看电视,等爸爸接她回家。但是在下午5点左右时,阳阳的爸爸周师傅来接女儿的时候,却已经发现屋子里空无一人,回到家也没发现阳阳的行踪。
随后,阳阳爸爸与外公开始在村里寻找孩子。在5月30日的早晨,根据线索,阳阳的家人和村民们在树林中找到了孩子的袜子和发卡,不久便发现阳阳遗体,裤子已被脱掉,被凶手用裤子勒死,下巴骨折。同天下午,嫌疑人被缉拿归案,为同镇20来岁的镇某,为镇上的小老板,妻子也已有身孕多时。至于孩子是否遭到性侵,警方还在做进一步调查。
辣妈观点
@理想的疯子:猪狗不如的东西,禽兽!杀千刀都不为过,枪决!
@番茄你个西红柿:真是天理难容,人神共愤!自己都要有孩子了,为什么还下的了手!
@柠檬没姐萌:可怜的小宝贝,过了一个这样难过的六一……以后也不会有六一过了……
@神救救我吧:愿阳阳小朋友在天堂没有伤痛,逝者安息,一切安好……
@资深吐槽专家:现在儿童伤害案件越来越多了!请各位有点良心可以吗!
在视频《宝贝不怕》防拐测试当中,我们惊人地得出一条数据,50个孩子当中,有42个接受了陌生人的邀请和诱惑。孩子由于涉世未深,对于危险的判断是极为有限的,一旦单独置于公共场所当中,很容易被人贩子、强奸犯等不法分子盯上。身为父母的我们,又如何能够规避与陌生人相处的危险,让孩子即使单独在外,也能很好地与有不纯动机的陌生人进行博弈呢?
1.明确告诉孩子交往准则
如果过分强调陌生人的概念,让宝宝拒绝与一切陌生人的接触,那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也是没有益处的。辣妈不妨帮助小孩明确与陌生人的交往准则。
一是不能跟任何陌生人走,即使是声称是爸妈朋友的人,也不能随便跟着走;
二是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礼貌拒绝;
三是与陌生人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不能让别人过于靠近;
四是不能随便告诉陌生人与家庭相关的信息;四是不能让任何人碰自己背心、裤衩遮盖的地方。
2.与孩子确认安全人员名单和家庭联系方式
平日可以与孩子确认好“安全人员”名单,把自己的亲戚、好友与孩子分享,这些人才是能够信赖的,而名单以外的人员,则不能算是爸爸妈妈的熟人或朋友。一旦在外,有人搭讪说道自己是家里的朋友,那么可以让孩子向对方提问是否有准确的父母的联系方式,当场打电话,否则绝对不能轻信对方。
3.让孩子警惕几种陌生人
陌生人其实并不都是坏人,我们要做的,便是要识别哪一些有可能是有坏心的陌生人。
一是向孩子求助的人,一旦遇到有人要带着自己离开去做些其他事情,则不应跟着前行,一定要让孩子与其保持安全距离,或者让孩子找110帮忙;
二是说要带孩子出去玩的人,平白无故认为孩子十分可爱,没说几句就想要单独带孩子离开,那么则有可能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办法;
三是不认识却能叫出自己名字的人,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名牌外露或是他人与孩子谈话当中而导致的信息外露,孩子此时也不能太放松警惕;
四是告诉孩子家里有急事的人。
4.平时多与孩子进行游戏演练
待在家里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与孩子进行情景模拟——如果有一个陌生人拿着零食过来了、如果有个人急急忙忙跑过来说爸妈出事情了诸如此类。只有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验,才能让孩子将安全意识印在心里面,在遇到类似情景能够快速反应。
5.父母出外需多注意
父母出门前、或者要离开孩子前,一定要确切告诉孩子去哪里、几时回来,叮嘱孩子注意“陌生人”。带孩子出门时,观察周围有无异样人士,视线尽可能可以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在公共场合,可以给宝宝穿上颜色较为鲜艳的衣服(但尽量别选红色,否则容易成为犯罪目标),并谨记宝宝的衣着特征。
结语
我们一方面纠结孩子不敢与陌生人交流,一方面又害怕陌生人的不良动机带来的风险,实在是左右为难。但其实只要让宝宝学会该怎么辨别真正意义上的“陌生人”,就可以规避许多危险。我们很难24小时都去盯紧孩子,因此,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更具备安全意识吧!
8月24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制定发布的国内首个《婴幼儿辅食餐》团体标准在北京发布解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