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宝宝睡得正香,可是妈妈一看时间,到了该喂奶的时候了,是喊醒宝宝还是不喊呢?宝宝吃奶按时喂养还是按需喂养,许多新手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让她们很是纠结。最近,有一项英国的研究发现,在宝宝肚子饿的时候再喂奶,他们长大后的智商以及成绩,会高过定时喂奶的婴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按时喂养VS按需喂养
你是不是担心宝宝贪玩或者贪睡,会忘记了吃奶,所以看着时针定时给宝宝喂奶呢?长期以来,人们都强调新生儿要按时哺乳,即新生儿2~3小时喂哺1次,较大的3~4小时喂1次。由于过分强调按时喂养,所以母亲常常是看着时间喂奶,即使宝宝饿得直哭,可还不到时间就是不喂。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对新生儿。新生儿时期是要按需哺乳的,即新生儿随时随地都可以喂。当他们饥饿性啼哭时,可以哺乳;当睡眠超过3小时后,也可唤醒哺乳。
“按时喂养”的方法早就落伍了。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由宝宝做主的“按需喂养”方式更加地科学。按需哺乳,既符合符合宝宝的生理需求,避免出现过度进食或者强迫进食的情况,也即避免了对宝宝肠胃的不良刺激,同时也符合了宝宝的心理需求,无损于宝宝的进食热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总体来说,新生宝宝的胃口小,母乳比奶粉容易消化,所以吃奶次数比较多。4个月以内的婴儿,因为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热量多,所以按需哺乳的次数就略显频繁。4个月以后的婴儿,消化系统等内部需求稳定,哺乳的时间也就慢慢规律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饿了才吃,长大后智商更高?
近期香港《明报》报道:英国首个有关喂奶与智商的研究发现,在宝宝肚子饿的时候喂奶,他们长大后的智商及成绩,高过定时喂奶的婴儿。
北京西苑中医医院原儿科主任张思莱教授指出,母乳中含有多种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一种叫做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仅能增加脑细胞的数量,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还有助于神经节点的形成,因此吃母乳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拥有健康体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妈妈乳汁分泌与喂养时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乳汁的分泌是通过婴儿的吸吮刺激而诱发建立泌乳反射和排乳反射,以及母体体内脑下垂体分泌的泌乳素和催乳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吸吮刺激越频繁、吸吮力越强,泌乳量越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也就是说,乳汁是根据婴儿的需要分泌的,而这个需要就表现在吸吮的频率上。新生儿频繁吸吮,是在刺激妈妈乳汁的分泌量,以满足自己快速生长的需要。当妈妈的奶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喂养时间也会形成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每一对母子自己特有的,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所以当今最新观念是提倡按需哺乳,即不加时间限制,完全根据婴儿生理需要想吃就喂,母亲感到奶胀就给婴儿哺乳,这样有利于母亲早下奶和乳汁源源不断地分泌,以充分地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编总结:
关于宝宝是按时哺乳还是按需哺乳,一直以来都是争议的话题,也让许多新手妈妈纠结不已。不过现在已经有了定论,那就是按需哺乳,因为宝宝的喂养还是要由他自己“做主”!
8月24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制定发布的国内首个《婴幼儿辅食餐》团体标准在北京发布解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