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目录首页 > 中国孕育网 > 新生儿
新生儿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发表时间:2013-10-28 09:57:36
收藏 评论
导读:导语: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亲的生命纽带,在宝宝出生之后要断掉脐带,留下一个创口,如果在新生儿护理中不注意呵护,就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危害到宝宝的健康。那么,宝宝的小肚脐需要怎么
导语: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亲的生命纽带,在宝宝出生之后要断掉脐带,留下一个创口,如果在新生儿护理中不注意呵护,就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危害到宝宝的健康。那么,宝宝的小肚脐需要怎么护理呢?

 新生儿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肚脐是宝宝出生后身体上的第一个“伤口”,对于外界的影响比较敏感,需要特别细心地呵护,如果护理不当,细菌就很容易通过脐部侵入身体,轻者引起脐周发炎,重者则会造成败血症甚至危及到新生儿的生命。所以,宝宝肚脐的护理工作是不可轻视的呢!

 新生儿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新生宝宝肚脐出脓了怎么办?

  新手妈妈疑惑:宝宝刚刚出院两周左右,我在给宝宝洗澡时看到宝宝脐窝里的脐根部长出有白色的东西,用酒精擦也擦不掉,于是赶紧抱着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诊断后称是脐肉芽肿,经过搔刮上药后,几天才痊愈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新生儿的脐部很脆弱,是一个开放型的创口,如果在接生时消毒不严格,或是家长在护理时不注意,就很容易引起脐部发炎、出血、渗出、有脓液、脐轮红肿等症状。一旦有上述症状出现后,尤其是脐轮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那就是患上脐炎了,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较低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缺乏,有可能很快地由菌血症发展为败血症甚至是脓毒血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较差,大约有30%~50%的败血症患儿会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常常会留有合并症,如硬脑膜下积液、低钠综合征、失明、失聪、癫痫或痴呆等。所以妈妈对宝宝的小肚脐护理绝不能掉以轻心。

 新生儿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新生宝宝肚脐会凸出来怎么办?

  肚脐也会发生疝气,所谓“肚疝”是指在小孩哭闹或用力的时候,肚脐会凸出的病症。正常的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其肠道是膨出在脐带中的,在10周左右才会慢慢回缩腹内,腹壁也会逐渐密合。如果肚脐处的腹壁肌肉较薄弱,支撑力不足,当婴儿用力时会使腹内脏器鼓出,而形成脐疝。

  脐疝气不具危险性,大部分的患者会在1~2岁内自行痊愈,所以通常不必开刀。若小孩大于两岁还没愈合,或腹壁缺损直径大于2厘米,或另有其他因素,就要考虑以外科手术来治疗了。

 

 新生儿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新生儿脐部该怎么护理?

  用酒精消毒

  在新生儿出生脐带脱落前后,通常需要用95%酒精加以消毒,加速脐带的干燥,避免细菌感染。在正常的照顾下,脐带在宝宝出生后约七至十天之后,就会自然干燥脱落。在刚脱落的肚脐处,可能渗出一些血水,妈妈们不需要太紧张,它会像一般的伤口一样渐行愈合,此时仍依脐带处理规则继续处理就行了。

 

 新生儿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如果脐带脱落不完整

  有些脐带脱落的不完整,可能仍留一点在肚脐上,使肚脐经常是湿润的,这样的情形,很容易引起慢性发炎及肉芽组织增生,称为脐息肉或脐肉芽。

  脐息肉芽若持续两、三个星期都没有消退的现象时,可以找医生用化学物质,如硝酸银或电烧灼破坏肉芽,待5-7天后,脐息肉芽就会逐渐干化并掉落。这些虽是小问题,但如处理不当,会引起细菌感染,也不可掉以轻心。

 

 新生儿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尿布勤换消毒

  同时尿布要勤换消毒,尿布不要覆盖在脐部,以免厌氧菌生长繁殖。预防脐炎,最好能为小儿创造一个洁净的、近乎无菌的环境,母婴最好采用抗菌系列产品,如抗菌织物制成的床上用品、内裤、毛巾及婴儿尿布等。

 

 新生儿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洗澡后要保持干燥

  每天要在洗澡后用消毒棉签蘸温水或用75%酒精清洁脐部,擦时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不可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再盖上消毒纱布,并将纱布固定好。要注意保持婴儿脐部处的干燥,避免因为藏污纳垢而发炎。还要注意不要硬扯未脱落的干的脐带,以免出血。

 

 新生儿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生儿本身就很脆弱,而且脐部又有一个创口,如果在日常护理中没有仔细进行,就有可能让宝宝的脐部发生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宝宝生命,所以新手爸妈在新生儿护理上要多点细心,一旦发生异常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首页 备孕 孕期 分娩 新生儿 婴儿期 儿童期
别走!您可能还喜欢: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