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生儿最好别用奶瓶喂养
朵朵妈接到小姐妹晓玲的电话,两人刚开始讨论育儿经,就听到晓玲的孩子哇哇大哭起来,朵朵妈赶紧让晓玲去喂奶,晓玲却不慌不忙地说:“没关系,我家保姆在弄。”朵朵妈疑惑地问:“难道你不给你家孩子喂母乳吗?”“我把奶挤在奶瓶里,这样不是省事嘛,也算是母乳喂养了吧。”晓玲不以为然地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宝宝嗷嗷待哺,但是新妈妈却暂时还没有奶水下来。这时候,新手父母们往往会着急,怕小宝宝饿着,于是开始用奶瓶来给宝宝喂奶。其实,宝宝刚从妈妈的体内分离出来,身体里还储存着一些可以维持生存的营养,并不是特别急于吃奶。还有,像晓玲这样的新妈妈也是大有人在, 为了图省事就直接把母乳挤到奶瓶里喂宝宝。但是你们知道吗,过早地给宝宝使用奶瓶,会影响宝宝一生的健康。
有些新手妈妈认为,把母乳吸出来用奶瓶喂养宝宝,可以让其很好地适应奶瓶,为以后的断奶打好基础,到时候宝宝不至于排斥奶瓶。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过早给宝宝使用奶瓶会有危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那么,给新生儿用奶瓶喂养都有哪些危害呢?
给新生儿用奶瓶喂养的两大危害
(1)给刚出生的宝宝用奶瓶,可造成“乳头错觉”。因为橡皮奶嘴的口感比乳头柔软,而且孔大,所以宝宝吸吮橡皮奶嘴要比吸吮母乳省力。如果宝宝出生后,就用奶瓶喂奶粉或水,然后再改为母乳喂养时,就会给宝宝产生“乳头错觉”,特别容易出现拒奶、烦躁等现象,人为地造成母乳喂养的困难。
(2)奶瓶、橡皮奶嘴不易洗干净,易被细菌污染,使用后容易引起宝宝肠道感染。刚出生的宝宝,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胃肠比较娇弱,自身没有什么抵抗力。如果新手妈妈用奶瓶喂养刚出生的宝宝,一旦奶瓶、橡皮奶嘴没有洗干净,被细菌污染,宝宝用了这样的奶瓶怎么会不拉肚子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奶瓶使用不当会导致宝宝牙齿畸形
用奶瓶给宝宝喂奶时,宝宝吮吸奶汁,下颌要做适度的前伸运动,并且要与舌、唇、颊各部分肌肉配合,协调地完成吮吸动作。如果使用奶瓶喂养的方法不当,就会影响宝宝牙齿或牙弓的发育,从而造成牙齿的畸形。这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奶嘴的孔太小或太大。如果奶嘴开孔太小,宝宝在吮吸奶汁时就很费力,会用力使下颌向前伸。久而久之,会造成下颌前突。以后长出的牙齿就可能形成上切牙咬在下切牙内的反咬颌。反之,下颌做向前伸的运动就不足,则会造成牙路后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奶瓶常常斜向上或斜向下。给宝宝喂奶,假设奶瓶常常向上,瓶口压迫上唇和上颌,就会使上颌骨发育受阻,而把下颌骨向前推伸,造成反咬颌。情况严重者面部呈中凹状,下颌 1/3前伸,形成月牙形脸。反之,则上牙前突,呈开唇露齿的畸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手妈妈喂养经
新设备一定要消毒
新的奶瓶、奶嘴、瓶盖和套环在第一次使用前一定要消毒 5分钟。以后在每次使用之前必须清洗与消毒。不管你所居住的城市是用井水、自来水或桶装水,这些水都需煮沸 5分钟以上才能达到消毒标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温馨提示 教你正确选择奶瓶
买东西应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选购奶瓶尤其如此。选购奶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奶瓶的硬度。硬度高的奶瓶高温消毒时不易变形。
(2)奶瓶的透明度。透明度高才能清晰地查看奶液的体积,把握宝宝的进食量。
(3)奶嘴的质量。奶嘴质地越接近妈妈的乳房越好,宝宝吸吮时就像在吸吮乳头一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宝宝出生后,最好的喂养方法就是母乳喂养,可有些妈妈为了省事,把奶水挤出来后用奶瓶喂养宝宝,这样的做法并不正确。专家指出,新生儿最好别用奶瓶喂养,以免给宝宝身心健康都带来不利影响。
8月24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制定发布的国内首个《婴幼儿辅食餐》团体标准在北京发布解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