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目录首页 > 中国孕育网 > 新生儿
妈咪必读 新生儿第一周呵护全记录
发表时间:2013-09-12 10:26:57
收藏 评论
导读:导语:期盼了十个月的宝宝终于来到这个世界了,这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但是心里也有迷茫与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伺候这个小家伙。下面,我们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了宝宝出
导语:期盼了十个月的宝宝终于来到这个世界了,这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但是心里也有迷茫与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伺候这个小家伙。下面,我们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了宝宝出生后七天内的呵护方法,给各位新手爸妈作为参考。

 妈咪必读  新生儿第一周呵护全记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宝宝从母体内来到这个美丽世界,每天都有不同的成长变化带给爸爸妈妈惊喜。正因为这个小小的生命如此娇嫩,所以才会更加小心翼翼地进行呵护。从接下来的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在宝宝出生的7天之内都会遭遇哪些护理的疑惑,总结出哪些经验。

 妈咪必读  新生儿第一周呵护全记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一天:奶下来没有

  谁都知道,母乳是妈妈给宝宝的最好、最珍贵的礼物。奶快点下来吧!这是我剖腹产后每时每刻都在祈祷的事情。乳房偶尔感觉涨涨的,总给了我错觉,护士也一天问好几次。结果我是等了一天都没什么奶水,无奈之下,护士把宝宝推去喂养配方奶粉了。我也是等到四五天之后才给宝宝喂到第一口奶水,就是所谓的初乳了。后悔当初没有预习过下奶快的一些办法,孩子第一口喝不上母乳。

  奶下来是什么感觉?不少妈咪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乳汁开始分泌时,乳房开始变热、变重,出现疼痛,有时甚至像石头一样硬。乳房表面看起来光滑、充盈,连乳晕也变得坚挺。恭喜你,那就证明奶下来了,可以让宝宝吃上母乳了。

  怎么区分初乳和常乳?泌乳有一个逐渐的质与量的变化,一般把生产后4-5天以内的乳汁称作初乳,生后6-10天的乳汁称作过渡乳,产后11天到9个月的乳汁称成熟乳,10月以后的乳汁叫晚乳。

  妈妈想下奶快要怎么做?可以让宝宝及早地吮吸,宝宝勤吮吸可以促使乳汁来得早而且多;另外,要按需哺乳,刺激越频繁,泌乳量也越多。此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树立信心,不要整天担心自己奶水不够,饿着了宝宝。

  涨奶过多要注意什么?有些妈妈并不担心奶水下不来的问题,因为她们奶水比较多,甚至经常出现涨奶的问题,这时一定要及时处理,排出淤积的乳汁,疏通乳腺管,减少乳房疾病的发生。

  宝宝出生后,妈妈最关注的往往就是喂养问题,因为宝宝一出生就要吃,这可马虎不得,但这时妈妈们常常没有奶水,导致宝宝饿得直哭,或是需要哺喂奶粉,因此产后下奶一定要提前做好处理。

 妈咪必读  新生儿第一周呵护全记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二天:监测宝宝体温

  宝儿出生这两天,我都生怕他冷着了,时刻盯着小被子把他盖好,可护士姑娘也是一天好几次进来查看小宝体温,一摸他的手就把被子掀开一点。趁她走了,我又盖回来,这样来回几次,护士开始警告我们了,说这样会闷着宝宝的。老人也这么认为,但后来询问过一些有经验的朋友,都说护士说的是正确的。主要是因为新生宝宝体温调节机能还不算很好。

  翻看完很多资料我还是总结了一些知识点:

  首先,要先知道什么温度才是正常的。新生儿体温只要保护在36-37摄氏度是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正常代谢的。但如果新生儿体温低至35摄氏度以下,不仅会引起皮肤硬肿,还可能使各重要脏器组织损伤,功能受累。

  其次,要知道怎么给新生儿保暖和调节体温。要调节好室温,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冬季有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的家庭,要定期开窗或开门调节空气,夏季除通风外,还要在地上洒冷水或放冷水盆,帮助降温。

  最后,还要时刻监测新生宝宝的体温。除了医院的护士姑娘的监测之外,妈妈还可以另外买一支耳式体温计,方便有效。

 

 妈咪必读  新生儿第一周呵护全记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三天:出黄疸了

  来到今天,我一直担心的问题出现了。小宝皮肤开始出现黄染,得黄疸了,还一大片,但是医生说小宝的是生理性黄疸,不用过分紧张,一周之后就会降下来。我相信了,接下来的几天我肯定都会神经绷紧了。但紧张情绪却在小宝情况的好转以及知识的增加中渐渐消去。

  说到原因:新生儿黄疸会出现在皮肤上,很多书上都说是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

  说到症状:生理性黄疸会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妈妈可以用肉眼看出宝宝皮肤有点黄,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在4-6天最为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

  说到普遍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正常一点的都叫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到5天内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60%-80%的新生宝宝都会有,所以很正常。

  说到治疗: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可以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说到日常护理:父母要学会看宝宝的大便颜色是否越来越淡白,越淡白就代表黄疸越严重;另外要多让宝宝接触自然光器,但不要直接晒到太阳;还要勤喂母乳,让宝宝得到充足的喂食。

 

 妈咪必读  新生儿第一周呵护全记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四天:脐带护理

  我是剖腹产的,小宝出来那一刻,朦胧中的我,还感觉到脐带跟小宝连着,我用尽自己的力气叫护士姑娘晚点剪,因为听老一辈的说脐带不急着剪可以让孩子吸收更多的养分,长大更聪明。现在每天最害怕看到的是小宝的脐带处,一块大大的医生胶布贴着,让人感觉伤口很大。但为了预防所谓的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我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些可怕的东西都预习好了。

  脐带护理有多重要?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

  未脱落前的脐带怎么办?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脱落后的脐带怎么处理?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护士当时就提醒我们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不主张我们用涂1%的甲紫,说那是老方法,穿透力弱,消毒作用不强。

  脐带护理最忌什么?千万不要往宝宝脐部撒消炎药粉,以免引起感染。每次清洁脐部之前,妈妈的双手都要清洗干净,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提示有脐炎,就要立即找医生了。

 

 妈咪必读  新生儿第一周呵护全记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五天:尿布和纸尿裤的争议

  自我懂事开始,就学习着用护肤品,有时真会经常被广告上面所谓能“打造宝宝屁股般细嫩肌肤”的说法吸引住。但是也正因为这份细嫩,宝宝也是遭受了不少罪,这点当了妈就深深地懂了。因为屁股天生娇嫩,角质层薄,防御功能比成人低,因此护理宝宝屁股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在用尿布还是纸尿裤的问题上,我跟婆婆就差点吵开了锅。当我冷静下来的时候,分析了一下,两种方法都各有弊端。

  尿布的优缺点:老人都喜欢用旧床单、旧衣裳制成尿布。一来这种尿布可以重复使用,的确是省钱,考验的是妈妈的清洗能力。但是由于旧布上的绒毛干燥时很坚硬,容易使宝宝的肛门黏膜受伤。

  纸尿裤的优缺点:现在的80后妈妈都喜欢给宝宝购买纸尿裤,怕脏怕清洗是她们拒绝布尿布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是承担高昂的纸尿裤开销费用。但纸尿裤在保护宝宝娇嫩皮肤这一点上,是传统尿布无可比拟的。

  纸尿裤&尿布二合一小妙招:纸尿裤和布尿布的使用没有绝对的要求和界限,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季节、居住地区、活动范围、家庭经济状况等来决定,比如气候炎热时少用纸尿裤,家中人手不够时少用纸尿裤,白天可以与夜晚交替使用尿布和纸尿裤。外出的时候当然是带纸尿裤方便咯!

 

 妈咪必读  新生儿第一周呵护全记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六天:研究大便

  关于新生宝宝正常大便次数。宝宝出生后十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地是黑绿或者深绿色,粘稠、没有臭味、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胎便一般在出生两三内排完,每天大约排3-5次。如果出生后24小时不见胎便,那就要及时咨询医生了。

  关于新生宝宝大便的颜色。宝宝刚出生时,你会在他的尿布上看到黑绿色,像汽油一样粘粘糊糊的大便,没有什么味道。出生2-4天后,他的大便颜色会变浅,有点儿军绿色,也不那么粘了。如果你的宝宝是纯母乳喂养,他的大便会是糊状或凝乳状,颜色是黄色或有点儿发绿。有趣的是,这种大便不难闻。

  关于新生宝宝大便的异常状况。如果你发现宝宝的大便是蛋花汤样大便、绿色稀便、水样便、粘液或脓血便、深棕色泡沫便、油性大便都表示你宝宝的肠胃出问题了。需要找出原因,及时调整宝宝饮食。

 

 妈咪必读  新生儿第一周呵护全记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七天:监测宝宝体重

  6斤重,整整6斤重!小宝出生时就是一个足月儿,体重也达到了优良的指标,但是这在医院的一周内,体重却是不断地下降。我的日记里每天都记录着他的身长和体重,一毫米一毫克的体重都记在心头。查看资料才明白那是生理性脱水,属于正常情况,一周后体重就会慢慢恢复。听到这里,我就觉得新生儿的体重特别神奇,可以经历由减轻到慢慢加重的过程。

  为什么体重会下降?新生儿出生后2-4天由于摄入少,经皮肤及肺部排出的水分相对较多,可出现体重下降,属生理现象。

  下降多少才算正常?下降范围一般不超过10%,4天后回升,7-10天恢复到出生时水平。 但如果生后10天体重仍然没有恢复至出生时体重或者体重下降超过10%就属于异常,应该到医院看医师以寻找原因。

  恢复过程是怎样的?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第一周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形。一周过后,体重就会慢慢开始增加,正常情形是每天增加30克,所以一个月后的体重将比刚出生时多出约1千克。

  不同宝宝的恢复状况有什么不同?长得小或早产儿减重的时间比较长,因为他们开始只能吸收很少的食物,可能要几个星期才能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用母奶喂养的婴儿体重要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当然要比用奶瓶喂养的婴儿慢些,他们的母亲要在4-5天以后才能供给他们大量的奶。

  新生宝宝最初的7天十分关键,对于新手爸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常常会被一些问题搞得手忙脚乱。相信看过上面的记录后,爸爸妈妈们也能学习一点知识,对新生儿护理事项做到应对自如。

 

首页 备孕 孕期 分娩 新生儿 婴儿期 儿童期
别走!您可能还喜欢:
热词推荐